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神疾病 > 综合栏目 > 精神科新知 > 正文

真正的“网瘾少年”是怎样的?

2019-07-23 00:00:03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并不是爱玩游戏就是“网瘾”,“网瘾”也并非不可治愈……

  2018年6月18日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中,[游戏障碍]被正式认定为一种精神障碍,列入【物质使用或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章节。

  网络游戏成瘾是指持续、反复使用网络来参与游戏,经常与其他人一起游戏,导致临床显著的损害或痛苦。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巨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网络成瘾的患者逐渐增多。

  最近我们科室来了一位网络游戏成瘾患者A君。因为很少真的有患者因为游戏障碍而入院,出于好奇,我开始关注他……

  

  护士,你也打英雄联盟吗?

  A君和别的患者不同,对于陌生的环境既不过度戒备也不过度好奇,A君几乎不和周围的人聊天,从早到晚不是在床上躺着就是坐在角落看电视。我同他的几次聊天都没有得到一些有用信息,他总是问三句答一句,有一搭没一搭。

  但有一天我问到他玩什么游戏的时候,他搓了搓手,朝我打量了一眼,骄傲地说:“我喜欢玩英雄联盟,我很喜欢玩盲僧(英雄联盟中一个人物),我用它在艾欧尼亚大区玩到了铂金段位~”。

  一改之前的冷漠,他极度热情地向我介绍玩的游戏以及人物,脸上还挂着笑容。还问道:“护士,你玩这个游戏吗?玩的话,我们可以一起。”

  从这次聊天起,他不再像之前那般冷淡,和我有了更多的交流,我也收集到了更多的信息。

  模范少年,为何踏上网游之路?

  A君曾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和父母关系良好。性格安静,喜欢阅读,长时间订阅过一些杂志,如《读者》、《意林》等。他学习成绩优秀,曾在高一的一次考试中拿过第一。他非常理解父母,看到父母每日奔波在外赚钱,便在闲暇之时做兼职减轻家中负担。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为需要帮助的人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是转变在高一发生了,他接触到了一款很火的MOBA游戏—《英雄联盟》,高中时期他尚能控制住自己,只在周末休息时,玩一会儿,不过他的注意力开始从学习上转到了这款游戏上——每次更新的动态,装备的改进,新出的英雄、皮肤代替了课余时间讨论的题目。

  这一情况到了大学无人管的时候,更加严重,选择性的上一到两节课,逃课打游戏已是家常便饭,成绩飞速下降,挂科的情况更是时常发生。

  “爸,我生活费花完了”

  当这款游戏新推出一款皮肤时,他会尝试着以买衣服,买书,生活费不够等理由,找父母要钱,充值在游戏中,来购买皮肤等。最多时一个月充值700元左右用于游戏中的花销。

  浑浑噩噩过完了大学,毕业时找到了一份数控模具的工作,工作不到一个月便被老板以工作速度太慢为由开除。紧接着他又找到另一份工作,也是不到一月,嫌太累,辞职回家,“重操旧业”。

  家里成了游戏的“天堂”,他有了属于游戏的规律作息,早上8点起,晚上12点睡,饮食不规律,饿了才会吃东西。

  其余时间都花在了游戏上。他一周会下楼两到三次,采购“粮食”(泡面,汽水)。辍业之后到住院之前每天都是这样子度过。

  父母的忠告,变得刺耳、烦躁

  “开黑”是他最爱听到的话

  他的父母因要外出打工,不能时刻陪着他。偶尔回家时,便会看到他端坐于电脑前。

  “你不要总是玩游戏呀。”妈妈担心地收起他桌上已经吃完的泡面盒子,担忧地念叨……

  “好咯好咯,知道了,等我打完之后再说。”A君挥挥手,既像是不耐烦,又像是驱赶……

  A君曾摔打家中的凳子来抗议父母的行为“影响”到自己玩游戏。但是不论前面几秒是如何的生气,接着玩游戏后,一会儿心情就会好很多。

  他朋友不多,但是有几个“好友”会随时出现。“开黑啦,开黑啦”他在QQ上向“好友”发送消息后,几分钟后便能一起传送到“召唤师峡谷”。

  住院远离游戏,情况逐渐好转

  住院一段时间后,A君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他越来越愿意和我聊天,愿意去参与科室组织的团体活动,也尝试着和周围的病友打交道。

  “你现在有什么打算么?还这么年轻,总不能一直住院吧?”一次团体活动时,病友问A君。

  A君表示:他目前的想法很简单,积极配合治疗,赶紧出院,找一份工作,不怎么去碰游戏。

  【写在文末】

  游戏障碍,或者说网络游戏成瘾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正是认定为一种精神障碍,这意味着,每一位患有游戏障碍的患者,都应该获得精神科的专业治疗。

  药物治疗对每一个网络成瘾患者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治疗方案,但是心理干预对于他们也是必不可少的。有学者指出,目前而言,心理干预仍应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干预方式,包括认知治疗,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等,同时结合物理,药物,综合干预等方式,引导他们接触社会,纠正自己的不足,愿意去接触真实的世界。

  按照《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可分为五类,包括网络游戏成瘾,以及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

  DSM-5提出的网络游戏成瘾的9个症状:

  1 过度沉溺

  沉湎于游戏(惦记先前的游戏活动,或预期玩下一个游戏;网络游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活动);

  2 戒断

  当游戏被停止后出现戒断症状(通常描述为烦躁、焦虑或悲伤,但无药物戒断的躯体症状);

  3 戒断

  对网络游戏产生耐受,需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参与网络游戏;

  4 失控

  对参与网络游戏难以自控

  5 失去其他兴趣

  作为结果,除网络游戏之外,对先前的爱好和娱乐失去兴趣;

  6 继续使用

  尽管存在心理社会问题,但仍继续过度参与网络游戏;

  7 误导他人

  就参与网络游戏的程度欺骗家人、治疗师或他人;

  8 作为逃避手段

  通过参与网络游戏逃避或缓解负性心境

  9 不惜失去机会

  由于参与网络游戏,导致损害或失去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职业机会。

  根据DSM-5,若患者存在至少5个症状,即可被诊断为网络游戏障碍。

  参考文献:

  1.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DSM-5TM. Arlington: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

  3.《网络成瘾诊断标准》,主编:陶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网瘾
  • 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

    1 本品适用于治疗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如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属(吲哚阳性和阴性)、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及枸橼酸杆菌属等所致的新生儿脓毒症、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脑膜炎)、尿路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腹膜炎、胆道感染、皮肤或骨骼感染、中耳炎、鼻窦炎、软组织感染、李斯特菌病等。2 本品亦可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葡萄球菌感染,但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常无效。[详细]

    去看看 ¥0.0
擅长网瘾专家更多
  • 田国强主任医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精神障碍、心理卫生、神经心理的临床诊疗及研究。

  • 李万顺主任医师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擅长领域:顽固性睡眠障碍,难治性抑郁,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癫痫,强迫症,焦虑症及精神科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心理咨询与治疗。

  • 李蕊主治医师菏泽市传染病医院

    擅长领域:心理咨询与治疗全科接诊。擅长婚、恋、性心理咨询,青少年行为矫正、各种神经症的治疗。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