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神疾病 > 器质性障碍精神疾病 > 痴呆 > 正文

预防老年痴呆,做好这一件事太重要了

2019-12-02 00:00:02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喜杨教授教你降低痴呆的发生!

  老年痴呆是继心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第四位死因,就算病人发现的比较早,病人平均生存期也仅为7-9年,很多名人也因此病去世。

  

  老年痴呆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获得性临床综合征,是指在意识清楚的背景下呈现的一种以记忆障碍为主的全面认知功能损害状态。老年(≥65岁)和老年前期(55 ~64岁)是痴呆的高发人群。

  老年痴呆包括血管性痴呆(VaD)、额颞叶痴呆(FTD)、阿尔茨海默病(AD)、路易体痴呆(DLB)。临床上,AD最为常见,约占60%~80%,所以很多人AD等同于老年痴呆。

  AD可能出现的早期10大症状:

  记忆丧失、尤其是记忆减退:如和邻居交谈后不但记不起人家的姓名,连交谈过这个事实也忘了。

  难以胜任日常家务:如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菜的步骤 。

  语言问题:忘记简单的词语,说的话或写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

  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地方(如自己居住的街道)也会迷路,不知道怎样回家。

  判断力变差:如衣着违时,烈日下穿着厚衣,冬时却只披薄衫。

  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交谈时跟不上他人的思路;或不能按时支付各种账单。

  将东西放错地方:会将东西放到奇怪的地方,如将熨斗放进电冰箱。

  情绪极不稳定:情绪可毫无来由地快速涨落,也可较以往淡漠、麻木。

  人格改变:变得多疑、淡漠、焦虑或粗暴等,如忘记金钱放在哪里就怀疑是别人偷走了。

  主动性丧失:终日消磨时日、昏昏欲睡,或对以前的爱好也兴味索然。

  除了年龄,遗传,文化程度这些不可控制因素外,血管性因素,尤其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重要因素。我国高血压患者基数庞大,高血压这个危险因素逐渐被重视起来,接下来,就为大家重点介绍高血压与AD之间的关系。在今年的高血压年会上,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喜杨教授也强调了这个危险关系。

  高血压使阿尔茨海默症的危险性提高67%

  一项荟萃分析共纳入17篇文献,病例组2422例AD患者,对照组共3940例,结果得出高血压使发生AD的危险性提升67%,提示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是AD的危险因素。

  为什么高血压会引起AD呢?

  研究人员Petrovitch等在檀香山老化研究中对243名日裔美国人进行了36年随访,通过尸检发现中年期的收缩压增高伴随着大脑重量减轻以及新皮层、海马区神经炎性斑块增加,而中年期舒张压增高则会导致海马区神经原纤维缠结( neurfibrillarytangles , NFT )增加。

  研究人员Huang等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扫描发现,脑血管损伤后的灌注不足以及脑组织缺氧会引起神经炎性斑( neuriticplaques,NP )沉积增加。研究还表明,高血压持续存在与AD发病关系密切,血压升高会可通过损伤血管和脑细胞代谢等机制,导致AD典型的病理改变即NP、NFT等沉积增加。

  医学知名大刊《柳叶刀》The Lancet也发表过一项调查结果:

  高血压可能会影响大脑小血管继而影响认知功能,而脑白质高信号体积(WMHV)是大脑小血管损伤的标志;

  高血压可能会影响脑容量,继而影响认知功能。

  低血压也是AD发生的危险因素

  有研究显示:

  血压在痴呆诊断前约3年开始降低,并在 AD发生后继续下降;

  老年人群中低DBP(<65mmHg)明显增加了AD的风险和不良预后;

  随访跟踪了长达21年的老年非痴呆人群中(≥75岁) ,与DBP>90mmHg的人群相比,DBP<70mmHg的人群发展为 AD的风险提高了2倍。舒张压每升高10mmHg ,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13%。1981年发起的Leisure世界队列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

  AD发病风险与高血压年龄有关

  Leisure世界队列研究通过对幸存的625名参与者长达十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

  80岁前患高血压的入组者,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与没有高血压的入组者相比没有不同;

  80+患高血压的人,患痴呆的风险比没有高血压的风险降低41%;

  90+出现高血压者风险甚至更低,与没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相比风险降低了55%。

  也就是说迟发性高血压可以可以保护人们远离AD。而中年期(40~60岁)高血压是老年人患AD的危险因素:

  43~53岁时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越高,69~71岁的WMHV值越大;

  36~43岁时SBP越高,69~71岁时海马体积越小;

  36~43岁时DBP越高,69~71岁时全脑容量越小;

  中年时血压变化和69~71岁的脑淀粉样β蛋白无关。

  所以,作为基数庞大高血压大国,高血压这个可防可控的危险因素,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让更多的人远离老年痴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喜杨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心脏中心

2004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临床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6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工作。2006年博士后出站后留院工作至今。积极从事高血压的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目前已参与或负责十余项国家级或地区级科研项目。作为负责人承担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中华医学会心脑血管疾病血糖管理协作组专项资金资助课题1项。作为主要参加者先后参与国家12.5支撑计划、国家11.5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985工程”二期项目、首都医学科学发展基金、北京自然基金、北京大学“211”工程等多个项目的实施。参编《高血压治疗学》、《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标准手册》、《专家帮你降血压》、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高血压诊治新进展》2010—2013版等书籍。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干事、北京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兼干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高血压及相关疾病中青年专家(CHIEF)论坛成员、国际高血压联盟(ISH)会员     2013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普奖(第二完成人)。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多项课题获奖,包括:2001年获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类二等奖,2008年获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自然类二等奖。

相关专题
39健康网_2011世界老年痴呆日:压力大成定时炸弹,防痴呆从年轻做起

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也许很多年轻人都觉得,痴呆离自己太遥远,等七老八十再想吧。但你知道吗——老年痴呆正逐渐年轻化!然而在中老年人群中,对痴呆的知晓率、就诊率、治疗率都相当低。许多人还存在着“老糊涂是正常现象”而不是疾病的错误观念;或者认为“老年痴呆无药可治”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