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韩国科学家指出,患有网瘾的年轻人,66.1%的人患有严重人格障碍,而且调查显示,网瘾越大,越有可能患人格障碍。其中,男性更容易患人格障碍,据统计男女比例甚至高达19:1。
人格障碍是心理发育不健全的表现,是指在没有幻觉、妄想、智力低下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异常。
此类人一般从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就出现人格问题,至成年期呈现明显病理性人格,并且会延续终身。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有许多不同的用法,尚无统一的定义。人格障碍过去又称为病态人格或人格变态,这种人的人格某些特点过份突出,影响了生活的和谐。本人一般不能认识或不肯承认自己有这些缺点。
每个人都有其人格特征,什么样的特征或特征突出到什么程度才称为人格障碍?这就是诊断问题。但一般来说,人格障碍的诊断一般应符合下列条件:
1.这种行为模式的起源至少可追溯到青少年期,而且持续。2.表现特征具有持续性和普遍性。3.该特殊表现影响本人的、或影响别人的工作生活学习。4.本人常不认识这是一种缺陷,或认为自己的表现是理所当然的。5.该特征不是由于其他疾病或严重的客观事件引起的。6.必须是成人(一般是指18岁以上)。
现代研究也认为人格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一般在青少年期定型,以后即不易改变。另外的研究又发现,儿童期的某些气质特点与成人期的某些人格障碍有一定的联系。
人格障碍的多种类型
世界卫生组织的《ICD-10》将人格障碍分为8种类型,即偏执型、分裂样型、社交不良型、情绪不稳型、表演型、强迫型、焦虑型和依赖型。我国则仅分6型。现分述如下: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主要特点是敏感多疑,容易与人产生对立。这种人格很多,但发生率很难调查,男性多于女性。主要是对别人有一种普遍的、无法理解的多疑倾向,认为别人总是在贬低或威胁自己,对自己不公平。
(二)分裂型人格障碍.主要特点是孤独,与别人没有什么亲密的关系。喜欢单独行动,缺乏热烈的情绪表现。对恋爱也缺乏热情。
(三)社交不良型人格障碍。亦称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其主要特征是不断出现违犯法纪或犯罪行为,但不等于有意的犯罪,而主要是由于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未能养成公德心,不能遵纪守法之故。
(四)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为攻击型或暴发型人格,主要特征是行为冲动,会引起严重或较严重的后果。这种行为如果受到劝阻时甚至可产生攻击行为或自我攻击(自伤)。情绪不稳,喜恕无常,生活缺乏安排和打算。
(五)表演型人格障碍。这种性格的特征是情绪表达带有高度夸张色彩,引人注意,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暗示性很强,很容易受别人或环境的影响。感情表达虽然很热烈,但不持久,肤浅易变。表演型性格又称为歇斯底里性格,也称为幼稚型性格。
(六)强迫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格的特征是要求一切都有条不紊、十全十美,要求自己和别人都遵守各种规则,甚至各种细节,非常刻板和固执。
男性成瘾者的人格障碍
据统计,从“网络成瘾倾向人群”的人格障碍种类来看,“逃避型人格障碍”人数最多、“攻击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等。之所以男性容易对网络上瘾,是因为男性在成年生活中较少有机会表现情感,不擅于宣泄,时间长了就可能把这种情绪寄托在虚拟的网络中。需要注意的是,通过电子邮件、聊天、联谊会等与他人进行交流的“社交型”,比搜索信息和新闻、购物、视频下载等“单打独斗”的“非社交型”患有更为严重的人格障碍。
研究发现,在人的成长期,心理上需要安全感、成就感、自信、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等等。家庭、学校是青少年获得这些“营养素”的主要渠道。但如果家庭、学校不能提供这些“营养素”,孩子就会寻找其他的替代品。很多网络成瘾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而中国青少年往往存在着较少有机会游戏、缺少同伴,同时有些家庭缺失了父亲给予的父爱,让孩子失去了来自规则和秩序的自控能力。
因此,在治疗网瘾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他们潜在的内心需求,从根本上治愈他们的人格障碍,达到治疗目的。
(责任编辑:张灿城 实习编辑:道志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本品适用于抑郁症缓解期,用于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详细]
去看看 ¥92.0主要治疗躁狂症,对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复发作用,对反复发作的抑郁症也有预防发作作用。也用于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详细]
去看看 ¥0.0本品不仅对精神病阳性症状有效,对阴性症状也有一定效果。适用于急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各个亚型,对幻觉妄想型、青春型效果好。也可以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负罪感、焦虑)。对一些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好的病人,改用本品可能有效。本品也用于治疗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兴奋躁动和幻觉妄想。因导致粒细胞减少症,一般不宜作为首选药。[详细]
去看看 ¥0.0擅长领域: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青少年期情绪行为障碍等各种精神疾病的诊治、早期干预和治疗,以及各种心理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咨询、全病程综合精神康复培训(本人曾参加中德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研究系列培训、中美认知行为行为治疗系列培训班、中英(David教授)精神病认知行为高级培训班以及国际巴林特小组培训)
擅长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精神病学及行为医学。临床专业方向: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及应激相关障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原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从事心理精神科临床、科研、教学、司法鉴定工作20多年。2017、2018年度“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第三届“羊城好医生”
擅长领域: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