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项在线发表于《情感障碍杂志》[J Affect Disord,online 4 August 2012]的研究报告指出:最初诊断为重度抑郁症(MDD)的患者,约1/3最终会转为双相障碍(BD)。且这种转变与首次抑郁发作年龄较早、治疗抵抗、抑郁发作频繁及住院次数多有关,这些因素可以作为BD的重要预测因子。
上述研究结果来源于1979到2009年间122例年龄18岁以上,最初诊断为MDD的患者。其中75.9%为女性,初次诊断的平均年龄为39.8岁。
研究发现:经过平均18.5年的跟踪随访后,32.8%的患者诊断转为BD,平均转变时间为9.3年;首次抑郁发作的年龄和转双相的时间呈显著负相关,且首次发作时年龄较轻的患者(<30 years)诊断改变率明显高于年龄较长者(≥30 years),前者转为双相障碍的比率为69% ;后者为28%。
治疗抵抗是指经过充足剂量抗抑郁药治疗2个疗程后,抑郁症状没有明显改善。诊断最终转为BD的患者治疗抵抗的发生率更高(40%v11%.),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与诊断未变的患者相比,转为BD者既往抑郁发作频繁(7.1 v 8.5),住院次数多(1.8 v 3.7),且住院时间久(10.7 v 26.3 周)。然而,二者在病程、首次抑郁发作的持续时间、药物剂量及两次抑郁发作的间期并无明显差异。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是最初门诊诊断为抑郁障碍的患者约1/3会转为双相障碍”,Dudek总结,“由于诊断转变的风险与时间呈线性相关,所以较长的随访时间是本研究的优势”。
(责任编辑:赖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双相抑郁症很少被人们所了解,症状也容易被忽略,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意外不到的伤害。适逢2011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39健康网编辑邀请精神科专家潘集阳教授为您全面解读双相抑郁症。
擅长领域: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青少年期情绪行为障碍等各种精神疾病的诊治、早期干预和治疗,以及各种心理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咨询、全病程综合精神康复培训(本人曾参加中德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研究系列培训、中美认知行为行为治疗系列培训班、中英(David教授)精神病认知行为高级培训班以及国际巴林特小组培训)
擅长领域:在治疗抑郁症、失眠症、精神分裂、躁狂症、精神障碍、抽动症、多动症、阿尔兹海默症、癫痫等精神卫生性疾病、焦虑症、心理障碍、神经衰弱强迫症等
擅长领域:擅长对重型精神病、心身障碍、老年精神障碍、儿童心理障碍、物质依赖等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