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强迫性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2024-03-26 02:58:47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强迫性障碍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个性特征、生化及神经递质异常、脑区结构功能异常等有关。

强迫性障碍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个性特征、生化及神经递质异常、脑区结构功能异常等有关。

1.遗传因素:有研究认为本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较普通人群高4-7倍,双卵双胞胎同时罹患此病者较单卵双胞胎为多见。但目前尚未发现明显的遗传异质性,也没有发现显性或隐性的遗传模式。

2.个性特征: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是强迫动作或强迫思维,也有患者始终只表现为强迫思维而不产生相应的强迫行为,或者相反的情况存在。临床上也可见到开始时仅有一种强迫症状后来逐渐合并另一种强迫症状的情况。这些都说明强迫症的发生可能与个性特质有一定关系。

3.生化及神经递质异常:5-HT能系统活动增强被认为在强迫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动物模型显示,中枢5-HT再摄取抑制剂可诱发焦虑样强迫行为,而对非强迫行为无效,提示药物诱导的强迫行为可能与突触5-HT过度释放相关。另外,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活性亢进也被认为参与了强迫症的病理过程。

4.脑区结构功能异常:大脑额叶、海马回、扣带回、杏仁核、前扣带回以及纹状体等多个脑区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性连接异常可能与强迫症发病有关。影像学检查显示,强迫症患者额、颞、顶、枕皮层厚度减小,额、颞、扣带回容积缩小;功能成像则显示强迫症患者额、岛叶、扣带回、基底节、小脑代谢水平增加,而额、颞叶及其他区域则相对减少。

除上述原因外,也可能与应激事件、不良生活经历等因素有关。如果无法自行排除影响,建议及时前往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完善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检查明确诊断。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